(新书推介)张平仁:《红楼梦诗性叙事研究》
该书的总体意义在于探讨建立符合中国古代小说特性的叙事学理论框架。当前,小说叙事学理论的局限逐渐显现,主要是根源于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叙事理论试图用一些功能性模式去套形态各异的小说作品,却常常只能解释某些表面的东西,对小说丰富的内涵往往束手无策。
更重要的是作为西方理论,其不可避免地属于以逻各斯中心主义、推论为主导的科学思维范式,与中国文本以感悟、含蓄为核心的诗性范式之间有着深刻的差异,从而存在明显的水土不服,用以分析古代小说时往往左支右绌。对于借鉴自西方的人文科学理论,本土化是一个困扰已久、依然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
相对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很大程度上是诗性文化,抒情传统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优势,起源于叙事的小说不断受到强大的诗性传统的渗透乃至征服,较普遍地走向了叙事的诗性化。要深入探究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性,建立与西方相区别的小说叙事学,诗性就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小说的诗性即小说中的诗歌特性,实际上是小说对诗思维的借鉴,也就是两种文体交融的问题。文学都含有悟性思维,但中国古代小说的诗性特征显然更为鲜明,且不同于西方小说。小说的本质是叙事,诗歌的本质在于抒情(中国古代尤其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的诗性就是叙事对抒情的吸纳、融会问题。
由此,诗性叙事研究就具有双重意义:一是探讨西方理论与中国作品的融会问题,或者说西方理论的中国化问题;二是探讨叙事理论的理性思维与小说诗性的感性思维的融会问题。
《红楼梦诗性叙事研究》,张平仁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版。
《红楼梦》是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公认的最具诗性特征的作品,以其为研究对象,可以使诗性叙事研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该书一些章节所述不限于《红楼梦》本身,而是就相关问题追溯了以往小说的表现,力图使研究着眼于更宏观的小说史背景。
绪论
第一节 诗性叙事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诗性析说
第三节 叙事与抒情融合的传统
第一章 主题的情感化与审美化
第一节 主题情感化与审美化的小说史考察
第二节 主题情感化与审美化的表现
第三节 对传统生命观的超越
第四节 由风月笔墨到儿女真情
第五节 主题诗化背景之下的“钗黛合一”之辨
第二章 结构的空间化
第一节 段落的相对独立
第二节 回目的对比呈现
第三章 时间的失序化
第一节 时间的矛盾与模糊
第二节 红楼梦年表
第四章 视角的上位化与泛化
第一节 上视角
第二节 主语缺失与视角泛化
第五章 意涵的模糊化
第一节 模糊理论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 模糊化的表现
第三节 模糊化的机制
第六章 细节的韵味化
第一节 韵味概说
第二节 直观呈现
第三节 留白暗写
第四节 其他诗法技巧
结 语
附论:香菱学诗再论
序段启明
时已立秋,天气依然很热。
在今年这个夏天里,我通读了张平仁博士即将付梓的书稿(《红楼梦诗性叙事研究》),收获是很大的。书稿中有一些思路、观点、史料,早在十多年前,平仁在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研究工作时,就和我谈论过,所以今日读来,感到特别亲切。
由此也使我想到,这部书稿显然不是平仁的“偶成”之作、“即兴”之文,而是积十余年之心血,广泛研读、长期思考而取得的学术成果。现在,作为一部学术专著,即将面世,谨向平仁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祝贺。
我说书稿中有一些思路、观点,以前听平仁和我谈论过,这是事实;但书稿中所涉及的更多的问题,无论是理论的探讨或史料的辨析,以及整体的结构,我无疑是一位幸运的“初读”者。我不太会写“受益匪浅”“敬佩之至”之类的赞扬的文字,但“初读”之后,书稿中的很多论述和探讨,促使我想到了一些问题,从而获得新知,则是千真万确的。
在当前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字的大书频频面世的形势下,平仁的这部20馀万言的书稿,自然算不上煌煌大作。但是,书稿中围绕着“诗性叙事”这一主题所涉及的学术领域,却相当广泛,如文学理论、叙事学理论、文化学、小说学、红学……正是在这样一种综合性学术视野下,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正面回答了究竟什么是“诗性叙事”等一系列理论性、学术性问题,使我获得了真正的启发。
一、作者非常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学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诗性”亦即“抒情性”。正是在这样一个巨大的文化背景下,作为“叙事(文学)的小说”,“不断受到强大的诗性传统的渗透乃至征服”。于是,小说则不可避免地“较普遍地走向了叙事的抒情化。”作者认为,这就是“叙事对抒情的吸纳与融会”,这就是形成以《红楼梦》为突出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诗性叙事”特点的主要原因。
二、书稿作者指出,正是“诗性叙事”,形成了中国古典小说与西方小说的重大区别,从而凸显出自己的“民族化特点”。就是说,在书稿作者的心目中,“诗性叙事”,是中国古典小说具有本体论意义的本质属性。这样的观点,对读者当然是有启发的。
三、书稿充分论述了“诗性叙事”绝不是单纯的方法与技巧,而是深化到主题、情节、人物、语言……各个方面的一种“观念”。因此书稿中阐释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命题:“诗化人格,诗化人生”。这使我很自然地想起了《世说新语》中“雪夜访戴”等等篇章里的情节和人物,以及《红楼梦》中潇湘馆、栊翠庵里发生的故事。
四、作者指出,“诗性叙事”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即“诗性思维”。对此,我感到很有兴趣,并想起整整三十年前,我写过的一篇论《红楼梦》的文章,题目是《悟性思维的艺术表现》(见《红楼梦研究集刊》1986年专刊)。我所谓的“悟性思维”,或与平仁的“诗性思维”有某种相通之处,虽然那时的认识与论述,显然是肤浅的,但却表明我对这一话题的关注,而这正是我非常赞赏平仁所论的“历史原因”。
五、书稿中的很多精彩论述,都与《红楼梦》紧密联系起来;或者说,正是《红楼梦》的“诗意盎然”,强化了书稿作者对“诗性叙事”的关注、思考、研究……然而,一涉及到《红楼梦》以及“红学”,问题就往往复杂起来。
比如书稿中谈到,第二十八回以前的文字,较多源于《风月宝鉴》,这就是一个颇多争议、迄今无共识的问题。平仁的处理,我以为是很恰当的,即作为一家之言对待之。当然,把前八十回割裂开来,分别寻找其“来源”,把后四十回也分割出雪芹之文与高鹗之文,这种研究,自有它的道理,我不敢妄论。但我想,这种“判断”,首先是今日之研究者的辨析,因此,有十个从事此项研究的朋友,就难免会出现十种不同的辨析与判断。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当今之计,还是以面对“这样”一部已经流传了两百多年的《红楼梦》来谈论其是非、优劣为宜。是的,我们的《红楼梦》就是这个样子,而且她就是以“这个样子”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中外读者。而《红楼梦》当前最需要的,恰恰是“理论”的探索与“诗性”的阐释。
因此,平仁这部专著所探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正是当前“红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为此我感到非常高兴。而且我预感到,就这方面的探讨,平仁还将继续深入下去,不久将有新作问世,为“红学”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平仁与我,可谓“忘年之交”。十几年前,他在南京师大获文学博士学位后,即来首都师大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留校工作。这些年来,我们之间坦诚相对,共同参与过《李贽全集》的注释,而后,又一起作为《曹雪芹研究》的编委,为这份刊物做了很多事情。如果让我评论一下平仁其人,那么,我只有两句话:他是一位实实在在的学者,更是一位可敬可信的朋友。
以上所写,不过是读过书稿之后的一些联想,很不像一篇序文,有负平仁之嘱。但我为平仁专著问世的喜悦和祝福,平仁是一定体会得到的,这就够了……
段启明
丙申立秋后三日
张平仁
红学园地已很拥挤,本不想再凑热闹,但是当将诗性叙事的思考付诸实施时,却不得不选择《红楼梦》,由此也就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人研究《红楼梦》。
这个论题是随段启明先生做博士后研究时定下的。当时涵盖的作品比较广,只完成了部分写作,后因兴趣他移,仅断续增加了一些内容。现重新拾起,限定在《红楼梦》,以期内容较为集中,也算是对先生这些年一直鞭策提携的一个交代。
乔先知教授题诗
本论题涉及到小说、诗、文化三个相关领域,还涉及到中外小说比较,每一个似乎都大得无边。我对诗歌研究较少,对外国小说阅读有限,所以无论是理论构建还是文本分析都倍感吃力,无法如己所愿地深入进去,说挂一漏万真不是谦虚。
硕士导师乔先知先生是红学研究专家,又善作古体诗词,学识通贯,我随先生作了第一篇红学论文,其馀因驽钝而所承无多,至今为憾。先生欣然为拙稿题签,并赐题了和张宜泉诗一首为贺。
博士导师陈美林先生以《儒林外史》研究名重于世,注重资料发掘,论述扎实严谨,为“金陵学派”(朱恒夫教授语)代表人物之一,对我学术之路影响甚大。相对恩师们的巍峨高山,这本小书只是路边一石,愧负恩师们的教诲。
在多年求学、工作过程中,得到了龚喜平教授、李占鹏教授、王学钧研究员、朱恒夫教授、胡文彬研究员、张俊教授、张书才研究员、郭英德教授、侯会教授、赵敏俐教授、左东岭教授、吴相洲教授、孙玉明教授、段江丽教授、曹立波教授等的大力指教、提携,也得到了诸多同门、师友的支持帮助,对此我将一直铭记在心。
本书有些部分先已发表,它们是:《〈红楼梦〉前二十八回风月笔墨考》,《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1期;《〈红楼梦〉对传统生命观的超越》,《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3辑;《〈红楼梦〉回目的对比呈现》(合作),《红楼梦学刊》2008年第4辑;《香菱学诗再论》,《红楼梦学刊》2009年第6辑;《〈红楼梦〉模糊叙事机制探究》,《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红楼梦〉诗性叙事特征之一:主题的情感化与审美化》,《曹雪芹研究》2014年第1期。以上发表诸文共计约44000字,收入本书时,作了不同程度的增改。
特别感谢责任编辑欧家作老师,他详细校阅了全书,对行文提出了诸多修改意见,认真核对了大量引文,使本书大为增色。他的专业和敬业,不仅使我钦佩,更使我感动。
作者简介
张平仁,200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元明清文学和国学教育研究。
【相关阅读】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苹果手机用户可长按
并“识别图中二维码”打赏